【南方日報】篤行·新局|廣東省科技廳:把科技創新的痛點變亮點
江門中微子實驗站是廣東布局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省科技廳圍繞“建設更高水平的科技創新強省”,瞄準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聚焦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和基層群眾所需所盼,把辦實事、解難題作為檢驗學習成效的“試金石”,努力把影響科技創新的痛點、難點、堵點變成工作的亮點、特點、閃光點。
●南方日報記者 卞德龍
特派員為鄉村振興開楊小兵在指導菇農
“這一年,你們穿梭在鄉間村頭,實行‘點菜下單’式精準對接,在田間地頭開出‘科技藥方’?!苯?,省科技廳發表《致全省農村科技特派員的一封信》,向農村科技特派員表示慰問并發出扎根基層一線、接續奮斗的倡議。
瞄準鎮域發展,廣東推進農村科技特派員駐鎮幫鎮扶村全覆蓋,目前已選派901個團隊、2815名農村科技特派員,組團式幫扶對接901個重點幫扶鎮和鞏固提升鎮。
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食用菌專家楊小兵正是因此與韶關菇農結緣,并持續合作至今。
“我們結合多年科研基礎,利用所里的全國最大食用菌種質資源庫,選育出適合在粵北栽培推廣的優質食用菌菌種,在當地指導推廣了草菇、茶樹菇等10余個優新品種?!睏钚”榻B,目前草菇、茶樹菇、赤芝已實現大規模生產,年產量近7000噸。
從技術專家在田間地頭手把手教技術,到創業專家引導青壯年在家鄉創新創業,廣東省農村科技特派員已成為科技支撐鄉村振興的重要隊伍。
附件下載: